183.17.229.* 2020-01-13 14:20:38 |
大家都有目共睹互聯網對各個行業的沖擊和顛覆,到了教育培訓行業,變化更是迅速,如今各個網絡課堂、直播平臺、個人IP層出不窮,知識獲取變得如此容易。那這種形式對于線下教育機構來說該如何應對呢?是跟隨互聯網的腳步轉戰線上還是繼續再線下耕耘?
線下教育機構反而可以多去思考如何借助互聯網大潮,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來改進機構的運營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化地發揮線下教學的優勢。
一、線下教育機構目前面臨的問題?
1.固定成本高,盈利困難
線下教育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素:有老師、有場地,一個典型線下機構的教師薪酬和場景租金要耗費掉60%左右的營收。而扣除其他成本,盈利僅為10%左右。所以要想提高盈利,必須嚴格控制獲客、運營等其他層面的成本。
2.教學過程管理、效果評估困難
**教師培養周期長、流動性大、好老師難約等問題,使得線下機構對教學品質的把控困難。問題分析和效果評估更是缺乏必要的數據支撐,難以做到精準。而學員續費的關鍵點就在于培訓結果,如果效果難以把控,老學員續費困難,機構又不得不加大投入吸引新學員,進一步影響了盈利。
二、如何解決?
教育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對公司在組織分工、流程、數據及系統的打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開源層面,重視招生能力、教師素質提升和梯隊培訓、產品研發及適合自身品牌的收費標準,節流層面則需要關注教育企業的大額成本,如人工成本,后勤管理,獲客成本的投入與轉化等。
1.升級招生能力,重視潛在學員的運營轉化
無論采用地推還是互聯網方式來獲客,教育企業都應依據充分的市場調研設置合理的招生指標,同時機構應該配置合適的招生繳費系統或CRM管理系統,在采單-邀約-咨詢-簽約等各個環節都要有相應的數據沉淀,這些數據可以指導我們以**的成本獲取**的用戶轉化。
(1)獲客渠道及帶來的用戶和用戶類型評估
教育機構在運營的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招生。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教育機構的獲客渠道也變的多種多樣,如官網、講座、公眾號、社群、小程序等,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數據來評估各種獲客渠道優劣,基于帶來的用戶數和用戶類型來對**的獲客渠道進行加大投入,對無效渠道減少投入。
(2)基于用戶畫像的會員運營
線下教育機構可以通過CRM管理系統的數據來實現更為精準的會員運營。比如通過不同維度的數據來生成用戶畫像,幫助機構了解消費者人群特征,讓機構更清楚目標消費者是誰、在哪里。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了解每一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與學員維持良好的互動關系。
(3)拉新或轉化活動及效果評估
在線下教育機構通過策劃各種活動來進行招生時,比如社區活動、線下體驗課、直播、拼團、或者大促等,可以依據數據對活動全流程進行監測,幫助機構不斷的優化活動效果,提高最終的簽約轉化率。
(4)對潛在學員的個性化運營
在機構的學員CRM系統里可以了解到學員的年齡、家庭收入、喜好等信息,這時我們可以進行有節奏的定期回訪,通過推薦其他配備的課程來做個性化運營,提高招生的數量。
2.運營管理數據化,經營狀況一目了然
對于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的運營者來說,校區管理是一大難題。尤其是,當機構達到一定規模,學員眾多,學生的上課也不統一,這時通過對運營管理的數字化,可以從教務、財務、家校服務、人事、進銷存管理等多個方面,幫助解決培訓學校辦學管理難題。
(1)財務管理
基于線下教育機構收費模式的特殊性,比如先收錢后服務,而其中場地租賃成本、人員成本、營銷成本等固定成本都無法避免。當企業擴張或者招生收到影響時,教育機構做好財務管理才能應對潛在的風險,比如通過實時記錄機構的流水、耗課、結轉、成本、利潤等幾個關鍵指標數據,指導機構開展下一步的招生規劃。
(2)教師管理
雖說獲新客、做宣傳是機構運營的必要工作,但數據顯示,家長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重點考慮因素還是師資力量、口碑和教學質量。能夠實質上幫助學生提分、升學的機構最受家長歡迎。這時可以通過數據來對教師進行管理,比如通過詳細記錄各類課程的課時、留存率、退費率、滿班率、家長滿意度等數據來對教師進行管理,進一步提高機構師資力量。
(3)班期管理
當一家中型K12培訓機構具有小初高的各類線下主修課程,可以記錄各個班期報名學員的情況。在產品布局時,依據數據來進一步將需求量大、更受學員和家長歡迎的課程擴大招生。而對效果不好的課程則可以找出具體的原因來進行改進,同時也能實時對各類課程的報名人數進行監測。
3.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對教育機構來說,口碑是最能打動客戶和長期吸引客戶上門的一種方法,進而形成對機構的信賴與品牌意識。而良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才是口碑傳播的根源,這時機構就需要利用數據與學習過程中的“教、學、練、測、評”五大環節相結合,不斷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1)教師評估
教師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的角色。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教育行業都是名師當道,每個培訓機構都在突出宣傳自己的名師資源。這時機構可以通過班期數據、學員成績等數據來對老師進行評估,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學員評估
各大機構會針對自己的教材講義設計設置相關的練習測評,當學員完成互動與練習后,可通過大數據技術給出學員的學習報告,學生可以依據在班上、乃至在機構全部學員中的位置,更**地了解自己的薄弱點和強項,方便老師對學生進行及時跟蹤,補缺補漏,更好地制定學習計劃。
(3)課程評估
培訓的核心是效果,學員在課程學習中,對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各不相同,這時為了更好的提高課程整體學習效果,就需要老師通過記錄各知識點的數據。來重點講解得分率不高的知識點,以幫助學員提高成績,整體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
三、小結
毋容置疑,技術、市場與政策是推動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的“三駕馬車”。2020年,仍然是這三股力量在持續推動教培行業的快速發展,并呈現出越來越清晰的發展趨勢。
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線下教育機構困難.中琛魔方大數據(www.zcmorefun.com)溫馨提醒:對于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而言,優質的教學內容、口碑塑造與傳播、精細化的運營與管理同步發力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而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數據來實時進行監測,給予企業**的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