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47.75.* 2017-01-05 11:41:33 |
  導讀:完善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堅持在國家發展戰略中謀劃重慶發展,充分發揮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功能,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實現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節 充分發揮在國家戰略格局中的功能作用
  依托“渝新歐”國際鐵路和渝昆泛亞鐵路,聯通西部各省區,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積極搭建合作平臺,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對外投資,**擴大貿易往來,拓展發展空間和市場,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產業腹地。
  依托長江大通道,加快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全國重要物流樞紐、通信樞紐,**提升金融、貿易、物流、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集散功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促進“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和聯動發展,成為我國經濟新支撐帶向內陸縱深推進的重要樞紐和門戶。
  圍繞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打造成渝經濟區及成渝城市群的核心支撐,加快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增長極,發揮在西部開發開放中的輻射帶動作用。
  第二節 積極擴大國際合作交流
  充分發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潛力,積極探索對外經濟合作新途徑。深化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貿合作,鼓勵企業參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完善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與港澳臺地區的經濟文化互動,支持企業赴港融資,加強兩岸產業、雙向貿易投資及便利化方面的合作。著力營造良好的開放環境,擴大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吸引國內外先進要素集聚,爭取更多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來渝設立領事館或辦事機構,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第三節 構建區域合作新機制
  深化與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構建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與沿江城市共同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一體化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環境保護聯防聯治,共同培育***產業集群,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打造重慶承接沿江產業轉移高地,支持與沿江省市開展園區共建、“產業飛地”戰略合作試點,合力構建沿江優勢產業聯盟。
  務實推進與四川省合作構建成渝經濟區和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快構建成渝之間以“五橫三縱”為骨架的水鐵公空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產業集群,共同謀劃一批跨區域重大提水、調水項目,加快信息、市場、公共服務和生態文明一體化建設,推動兩地加強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社保信息共享、養老保險轉移接續、醫保異地結算、人力資源建設和旅游開發等合作。繼續推動潼南、廣安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和渝西川東毗鄰地區合作。
  加強與周邊其他省(區、市)聯動。與貴州省合力打造西部互利共贏合作先行區,支持渝南黔北區域合作,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貴州省進出口貨物經重慶中轉,開展煤電一體化、汽車零部件制造、金融、商貿、旅游度假、現代農業等領域合作。深化與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通關協作,促進重慶產品接軌東盟國際市場。深化秦巴山片區、武陵山片區集中連片扶貧示范區合作,加強渝陜合作,繼續推動湘鄂渝黔桂毗鄰地區經濟技術協作。
全文鏈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QR491192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