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44.74.* 2016-12-29 09:25:22 |
導讀:改革開放取得重要**,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
深入貫徹落實“四個**”戰略布局,緊緊圍繞確保如期**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制定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節 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發展勢頭好、城鄉面貌變化大、人民群眾實惠多的五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黨中央堅強**下,我市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務實進取,開拓創新,奮發有為,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8%,總量**1.5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萬元,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改革開放取得重要**,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緊密結合重慶實際,科學謀劃和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堅持發展**要務、民生**目標、穩定**責任,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強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換發展動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高,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0億元,進出口總值增長5倍多;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汽車、電子、裝備制造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6%,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2個百分點,服務貿易五大專項年均增長35%以上;穩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城鄉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顯著增強,累計429萬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6︰1;大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影響力、競爭力大幅提升,美麗山水城市建設成效明顯;扎實推進**深化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戶籍制度改革、地票制度改革等領域創造了新經驗,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持續釋放;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外開放廣度、深度進一步拓展,構建起大通道、大通關、大平臺開放體系,形成內陸地區獨有的“三個三合一”開放平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成為中歐陸上貿易主通道,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成功落地;確立民生工作“五個堅持”原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平安建設,大力創新社會治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堅持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守住“五個決不能”的底線,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不斷加強,空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堅定不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治市,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為“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文鏈接:http://zhengce.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6/0QR4ZQ2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