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仁義 116.23.237.* 2015-07-24 10:08:47 |
廣州康紐萊生物原料貿易商行教材分析
1.1 本節課地位及內容分析
本節課位于人教版新課標生物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從知識體系的角度看,**節中提到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自然引出本節課內容,即: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并且以后學到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因為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同時也與必修2基因表達部分密切相關。因此,本節課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從分子水平理解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是至關重要的。從內容設置上看,教材通過問題探究、思考討論、與生活的聯系等環節結合圖文形式來展現,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過程。筆者擬采用情景導入、合作交流、角色互動、創編故事等方式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利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使其對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有深刻的認識。
1.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教學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2 教學目標
2.1 知識方面
概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2.2 能力方面
通過氨基酸結構簡式的推導,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通過同學們扮演氨基酸展現脫水縮合的“劇情”,使學生從中領悟蛋白質多樣性產生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情感方面
通過介紹我國科學家**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加學習的動力與對科學的熱愛,并引起對蛋白質研究進展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