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問起績效管理者績效管理的目的何在時,他們往往都會遲疑很久,因為在很多時候績效管理者都不知道績效管理的目的何在,這也就導致很多的績效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失衡。那么,績效管理者如何把握權衡呢?其實,適度公平才是績效管理者權衡的真諦。
在實際的績效管理的操作中,為了幫助績效管理的適度公平性,績效管理者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注意事項一:管理措施的選擇
管理措施有兩種邏輯供選擇:技術邏輯和實用邏輯。這兩種邏輯的選擇是一件極為復雜的事情,也是一件充滿智慧的事情。技術邏輯是科學的,它的目的是求“真”。實用邏輯是藝術的,它的目的是求“善”。“科學”和“實用”是一對相互矛盾而又相互統一的組合。企業中的企業管理首先是個商業活動,“利益”是商業組織永恒主題。因此它時刻都在投入和產出、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之間進行權衡和選擇。只有在權衡好這兩種邏輯關系的前提下,才能保證績效管理的適度公平性。
注意事項二:明確公平的屬性
公平”有兩種屬性:客觀的公平和主觀的公平。客觀的公平來源于一系列可供大家觀測、檢驗、分析的證據鏈。主觀的公平來源人們經驗性的判斷,更多表現在內在的、個體的體驗。人們都追求客觀的公平,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談到的、確定的公平卻是“主觀”的產物,我們對“想當然”的事情極少去做反思。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不可能做到主觀上的公平,但是績效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客觀上的公平,不要讓員工產生不滿情緒。
注意事項三:用什么樣的“公平”
企業管理中的“公平”在本質上是為企業服務的,我們當然非常重視員工感受到的“公平”,這會讓企業在人本時代獲益。所以盡管很多時候看起來是為員工服務,那也是企業更大更遠的目標的一部分。企業為這樣的“公平”尋找了一系列證據,但本質上這種公平依然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層面的感受。所以,企業應該業在對績效管理技術層面的建設的同時,同樣對企業的績效文化不遺余力地去打造。在這樣一種心理背景下,你才可能有一種**的、簡單的、順暢的、低成本的,普遍被員工接受并不對公平性置疑的績效管理方案。
從以上的幾大注意事項不難看出:績效管理者權衡的真諦在于適度公平,但是公平不僅僅是限于企業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的,企業還應還從員工的心理層面及企業的文化層面出發,真正做到保證績效管理實施過程中的適度公平性。